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整合扶贫的几点思考
2020-06-20 财务处 访问量:
突出精准建设,优先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规划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项目。一是做好立项准备。建立、健全、更新项目库。每年从项目库中选出预备项目,运用竞争立项机制确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二是突出设计人性化。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立足自然资源条件,实地勘察,深入调研,实行“三上三下”原则(即群众想法反映上村、乡、县,设计人员下到乡、村、组征求意见),反复调查论证,形成设计科学、切实可行的研究报告或易于操作的实施方案。二是实施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坚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夯实脱贫致富的设施基础。为了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发部门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行”,不断创新开发工作机制,抓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致力打造更多农发精品工程,并确保项目当年建设,当年建成,当年见效,让项目区群众,特别是农村贫困群体得到更多实惠。三是监管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把严招标关。坚持“三依、三公”(依法、依规、依程序,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湖南省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全权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公开代理招标。二是坚持三级质量监管。实行县、乡、村工程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监督制。把严监理制、质量包片制、义务质量监督制,加强对监理公司监管,定期为项目建设进行调度,在施工初期及中期进行各标段的分段考核和竣工考核,形成施工队伍你追我赶促进质量提升的良好机制。
突出精准发力,重点倾向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要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关键。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关键来抓。制定扶持政策,明确“谁有能力扶持谁,谁能带动扶持谁”的原则,认真做好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等,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作用。二是要抓住利益联结这个关键。注意培育并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为脱贫致富增强造血功能。三是要抓住新型农民培育这个关键。要坚持依靠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放大精准扶贫效果。积极探索“开发搭台,科技唱戏、农民参与、合力建设”的科技开发新路子,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突出精准管理,规范资金使用途径
一是按照省里的要求,资金整合“先切块、再分配”的方式进行。积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共同扶持贫困村所需项目建设,以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同时,还通过加强与农业、财政、发改、国土 、水利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竞争立项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各抄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原则,整合相关部门管理的涉农资金,强化部门协调,靠实主体责任,按照省级“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的方向,通过多部门统筹和多策并举,规范资金使用途径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增强扶贫脱贫造血能力。项目建成后,农发部门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通过到项目区流转土地或采取土地入股等方式,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增强对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投入,提高产业发展对贫困群众在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稳定租金收入的同时,可就近到园区或外出打工,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